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,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。(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)
关闭
{{settrSelectedText ? settrSelectedText : '更新时间'}}
{{sexSelectedText ? sexSelectedText : '性别'}}
{{ageSelectedText ? ageSelectedText : '年龄'}}
{{settrSelectedText ? settrSelectedText : '更新时间'}}
选择城市
切换城市分站,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

当前选择城市:总站
总站 {{item.sitename}}

【广州招聘】深度干货:好老板喜欢什么样的员工?

时间: 2022-04-08 16:21 分类: 职场八卦 来源: [转载]

请用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: {{clickNum}}

        很多人觉得作为下属员工,工作能力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。

但其实不然。一个明智的老板,在选人时往往是把态度放在能力之前的。能力再厉害的员工,如果难以被管理,成天出事情,即使他有经天纬地之才,也难以被重用。

因为一个能力牛逼的员工,他心里对老板的要求肯定会高。他会认为能管住自己的人,起码专业能力上不输给自己,还要有大将胸怀,给自己足够的成长空间,最后还得时不时收到嘉奖和表扬,个人荣誉感也不能少。

能做到以上这些的老板凤毛麟角。因为老板也是人,也会有短板。可能员工只需要一项能力特别突出就能在公司站稳脚跟,但老板为了驾驭住有能力的人才,需要更多的能力来做支持。

我有一个在上市公司做部门总监的朋友,告诉我自己手下有一个刚来没多久的新人特别厉害,接连帮公司搞定了几个大订单。

但时间一久这个新人渐渐有点恃才傲物,觉得其他同事都不如自己,和大家相处开始变得不那么融洽。

比如和同事开会时,他会不等别人说完就打断说应该怎么怎么做;或者在一场团队脑暴会议上,完全不给其他人发言的机会,滔滔不绝讲个没完。当其他同事发表不同意见的时候,他往往会说:

“这都是来自我成功的经验,你有吗?”

对我朋友而言,这其实是个很头疼的情况。他既要平复好其他员工的情绪,也要小心翼翼“呵护”这个人才。

我能够想象到的是,如果这个员工依然保持这样的态度去工作,无论他多厉害,最后一定会离开。

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靠一个人做起来的。最后,一定都是团队的力量。一个100分的人,比不上一群80分的人。为了一个100分的人,得罪其他更多人,权衡利弊下来一定不值得。

职场是一个高度依靠团队协作的地方。如果说“能力”是让自己站稳脚跟的硬实力,那么“态度”就是让自己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,扩散甚至升级的软实力。

“能力”只用通过短暂的摸索和实践就能获得,可“态度”却需要一生的时间来修行。

说了这么多,那什么样的态度老板会喜欢呢?

三个基本点:做事情的态度,做人的态度,以及团队合作的态度。

1) 做事情的态度
     用一句话概括:即使你不会,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。普通的员工具备现成的能力,厉害的员工具备未来的能力。这个“未来”,指的就是学习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。因为公司是在不断发展中的,尤其是如今的互联网时代,知识的更新替代是以“月”为单位来计算的。

就拿我所在的广告营销行业来说,每隔半年就有新概念新技术新平台出现。去年还在流行的短视频,今年全变成Vlog;过去如火如荼的线下快闪店,如今演变成各种品牌体验展;双微一抖已经不新鲜,新平台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......

这些东西都不难,但你会不会主动去了解,主动去研究,主动去掌握?

前百度的COO陆奇,谈到如今的人才市场有一个很重要的宏观趋势:

整体的需求由原来的技能驱动型人才,越来越往知识和创新驱动型人才转移。所以一个人能否快速学习,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新的价值也变得愈发重要。

在一个连老板都要不停学习不停前进的时代,作为员工,这种态度就变得更加重要。所谓今天不会不要紧,但明天你一定要会。


2) 做人的态度
用七个字概括:自信而不忘谦卑。

      自信的人很多,但自信同时还保持谦卑的人很少。自信久的人会有一种惯性,名副其实的自信容易变成一种盲目的自信,而谦卑就是把它拉回来的力量。

面对自己了解的东西,坚持立场,不做墙头草;对于自己不甚了解的东西,懂得倾听,不下妄断,回去研究,回来探讨。

做到这些,容易为自己积攒良好的口碑,老板也会欣赏你。


3)团队合作的态度
用一个词概括:善于“激发”。

      前面我说过,作为老板,他一定看的是大盘面。他会看一个员工,在团队中是否能够串联起其他人一同高效协作。

比如在头脑风暴的时候,会摘取其他成功的案例来给大家作为参考;比如会从过去的实践中总结成功的经验,帮助大家避免重复劳动;又或者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,不断用举例子的形式来刺激大家思考。

有这样的合作态度,在任何一个团队都会受欢迎,自然老板也会喜欢你。


 

 4) “沟通”比“抱怨”重要
 

这个经验,来自我好几个做老板的朋友们。


 

       他们都管理着二十人以上的团队,却不约而同和我提起一类员工,是最难管理的,那就是不愿沟通的员工。什么叫不愿沟通呢?就是如果老板不去问,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员工最近在做什么,遇到了什么困难,心里有什么委屈,未来的职业生涯希望怎么发展。


 

我一个朋友就遇到过这种员工。那个年轻人入职的时候一切都好,我朋友一开始还会花时间关照他,每周都和他做工作复盘,了解他的近况。


 

可随着团队壮大,事情也多了,渐渐地我朋友就没有时间去主动关注他,很多时候都是分配了任务就赶紧去做,最后出结果的时候再沟通。


 

没想到过了三个月,这个年轻人直接一封辞职信交了上来,让人没有一点点防备。


 

我朋友还一脸懵逼,觉得自己对他挺不错的,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。问他嘛也不愿意说,最后我朋友还是从其他同事那里打听到原委。


 

原来这个小伙子家里出了点事情需要经常往家跑,正好这段时间公司赶一个项目上线,加班比较多。他觉得受不了,又不敢直接和老板去讲,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把家里的事料理好再去工作。


 

可他这个岗位是个关键岗位,人不好招。突然这么一走,我朋友马上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,最后好说歹说留了他两个月,还答应他每天六点半准时下班。


 

回头来我朋友就说,这种员工以后是万万不敢再招了。


 

我总是说,老板和员工不是处在对立面的两个角色,而应该是将心比心地互相支持,互相成就。


 

而沟通,就是一种将心比心。一个愿意主动沟通的员工,真的能给老板省不少事情,也能给自己节约大把时间。


 

和老板的沟通并不复杂,无非就是几点:汇报进度,寻求指导,以及成长答疑。


 

一个好老板,一定不会事必躬亲,而是把工作合理分配给不同的下属,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。


 

一旦员工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,老板给予专业上的指导是必然的。否则他就无法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产出,这可是和他的KPI 深深挂钩的东西。


 

因此遇到困难千万不要一个人憋着想办法,而是主动去敲老板办公室的门。他如果是个称职的老板,一定不会拒绝你的求助。


 

最后是成长答疑。这是和老板沟通最有价值的地方。


 

老板之所以能够做老板,就是因为他拥有更丰富的经验沉淀,对行业有着更深入的洞察和见解。这些都是宝贵的成长财富,你要懂得去主动挖掘。


 

我在刚工作不久的时候,每次遇到和老板一起出差和吃饭的机会,就会主动询问关于职业成长的问题。


 

比如我这个职位以后可以朝哪些方向发展,未来适合做什么类型的工作,我目前的工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足的等等。


 

选择出差或吃饭的时候问,是因为这时手上没有马上要去做的工作,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聆听系统的“教导”。而这些东西后来都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非常大的帮助,让我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底气。


做到以上这些,你就会发现在工作中的抱怨会少很多,你从老板身上反而学到了不少东西。


 

而这,就是沟通的意义。


 

 

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,不知不觉又写了好多,感谢耐心看到这里的各位。

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。